〔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鉆〕字拼音是zu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占。
〔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ān] ⑴ 鐵銸,即今鑷子。《説文•金部》:“鉆,鐵銸也。”⑵ 古代在車轂上加油,使車輪潤滑、轉動靈便的器具。《説文•金部》:“鉆,膏車鐵鉆。”㈡ [qián] ⑴ 古刑具。《後漢書•章帝紀》:“自往者大獄已來,掠考多酷,鉆鑽之屬,慘苦無極。”⑵ 同“鉗”。1。夾取。《急就篇》:“釭鐧鍵鉆冶錮鐈。”2。古刑具。束頸的鐵圈。《集韻•鹽韻》:“鉗,《説文》:‘以鐵有所劫束也。’或作鉆。”⑶ 用鐵片加固器物的兩頭交合或轉角處。《正字通•金部》:“鉆,凡器兩頭交合,用鐵片錮之,或轉角處鐵片兩頭拘定之,皆曰鉆。”⑷ 楔子。也作“櫼”。《戰國策•趙策一》:“吾所苦夫鐵鉆然,自入而出夫人者。”⑸ 楔物使出。清吴文英《吴下方言考•真韻》:“吴人凡前物入穴不得出者,以物擊追令出曰鉆。”㈢ [tiē] ⑴ 鉆著物。《廣韻•帖韻》:“鉆,鉆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