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9年,626年继承皇位,649年去世,在位23岁,51岁时去世。放在普通人行列,李世民算不上高寿,如果放在历史上四百多名帝王之中,他的寿命还算凑合,毕竟超过七十岁的帝王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位。不可否认,李世民誉蜚青史,功绩斐然,五十出头的寿命多少有些“不尽如人意”。如果他能多活三二十年,唐朝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因此,心怀期许与惋惜者大有人在,一种缺憾感油然而生,想必这就是纠结李世民寿命的原因所在。
关于李世民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战争创伤说有之、后宫纵欲说有之、服丹药中毒亦有之、劳累过度有之,而辽东高句丽则直接将“功劳”揽在了自己头上,说他们英雄的士兵射瞎了李世民的一只眼睛,最终大唐皇帝因伤势不可控而身亡。
实际上,前四种说法都可采信,唯第四种明显是高句丽人一种惯有的吹嘘。试想,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时是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以他当时的身份和年龄又怎么可能阵前拼杀呢?再说,就连昔日猛将尉迟敬德都识相地当了军乐队的鼓手,李世民又怎么可能“自不量力”呢!就算是他尚“志在千里”,但也只能乖乖的“老骥伏枥”了。还有就是,高句丽士卒们最后都躲入安市城而蜷缩不出,又怎么可能射中李世民,难不成他们射出的是巡航导弹?
不可否认的是,高句丽之征的战果确实让李世民内心异常失落,耿耿于怀。因为李世民戎马倥偬,纵横天下,从来没有打过如此吃力的一仗。所以,心情郁闷的他在回师途中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再加上当时天气转冷,满目萧然,于健康更是雪上加霜。回到京城之后,李世民的病情时好时坏,一直没有痊愈,总体趋势不容乐观。
展开全文
通常人的身体在每况愈下的时候都会产生恐惧,毕竟“一年不如一年,一月不如一月,一日不如一日”是一种真切的感受,而血肉之躯的李世民肯定不会免俗,或许他的求生欲望比任何普通人都要强。恰好当时大将王玄策从天竺国带回一位叫作那罗迩娑婆寐的得道高僧,而高僧自称自己已是200余岁的寿命,精通长生不死之术,所炼丹药包治百病、延年益寿。久病乱投医,李世民只好一试。
其实世上那有什么仙丹妙药,而所谓的得道高僧和忽悠秦始皇与汉武帝的那帮方士一个套路,无不一些险诈之辈、沽名钓誉之徒。最为重要的是,古人对于所炼丹药的成分一无所知,其毒益更是模棱两可,所谓“奇效”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事实上,多数丹药都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想必李世民正是在盼望奇迹出现的过程中慢性中毒,直到有一天像火山喷发一样突然发作,随之脏器功能衰竭,只有暴毙而亡。
总之,服用丹药是李世民暴毙的直接原因,为唐代史学家的一个普遍共识。但是间接诱因也不能忽视,也就是开头提到的战争创伤、纵欲过度、劳累所至等诸多诱因。首先,李世民是一位马上皇帝,他从18岁就开始率军征战天下,历时七年扫除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所以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可能毫发无损;其次李世民也不是一位清心寡欲的皇帝,对美色也有很强的占有欲,从他将弟弟李元吉之妃纳为己有就可见一斑。特别是长孙皇后去世的第二年(公元637年),李世民便开始在天下“海选”美女,也正是那次选美,才给了武则天进入宫廷的机会。再则,皇帝只是表面的潇洒,其风光无限的背后是无尽的操劳,诸如治国安邦、驾驭朝臣,抚育万民,防御外敌,教子塑女,没有一样是不花大把心血就能搞定的。
因此,综合上述种种原因,李世民暴毙而亡看似意外,实则情理之中。比如我们吹一个气球,很难一口气就能将其吹爆,如果接下来不停地吹,气球必然会因到达承受的极限而爆裂。所以,李世民暴毙的一个瞬间,其实是由许多因素长期积累的过程,与“地冻非一日之寒”有异曲同工之处。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